为了配合第二届“联盟杯”TH将推出最新材质的转子系列:
此系列转子采用最新材质精制而成,比原来的转子所产生的磁通量高(它所表现与过去的转子电流值更
低),将更适合超级玩家发展多线电机的需求......!!!
A.0.35MM 31片微斜转子 (轴长40MM)
B.0.35MM 34片微斜转子 (轴长40MM)
关于微斜轴的作用和应用:
A.>微斜轴的作用:它与直轴之比,缩少了磁极转换角度,来得到扭力上的提升,但同时也失去了一定的转
速......
B.>微斜轴的应用:玩过R/C的车友都了解,电机可以通过后盖来调整电刷的进角位,使电机达到转速和扭
力的适合点,但是,轨道车130电机无法通过后盖来调整电刷的进角位,因此通过绕制前先设定好,大家见
以下图片:
解释:以图中的视面来定换向器转动的角度,如图中是以转子为顺时针方向转动,换向器也跟随同方向调
整角度,关于角度调整的大小,视各人的需求和实践的经验来定......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换向器也跟随同方
向调整角度,千万不要搞错方向!!!
提醒:本方式适合TH这个系列的转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1 17:53:46编辑过]
0.35MM 31片的实验数据:
0.5MM双线并绕8圈,采用6条打底(如图2),3层结束......
空载转速为:64000-65000n/min 空载电流为:5.3A
0.35MM 34片的实验数据:
0.5MM双线并绕7圈,采用6条打底,3层结束......
空载转速为:69000-71000n/min 空载电流为:5.8A
以上的实验: 采用0.6MM加厚电机壳和TH专利磁钢,电刷是采用TH大换器专用电刷组,望感兴趣者做实验
对比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6 22:17:10编辑过]
唉,NB。還是無法做到0.5線6條打底,本人基本功太差了!
疯了老徐
不景气的时间下还猛出配件
让你们玩了更疯还不好吗???
未雨酬茅..不景气就要多研究几个品种..等风起时才会快人一步.
在不搓绝缘漆的情况下 0.5線6條打底
怎么可能!我把矽钢片的绝缘漆全部搓掉真是一点都看不见油漆才能办到!!!
汗!!!!~~~!!
难道我在做假吗???应该是你的绕线手法问题吧......
0.5双线6条打底再加一条内挂不难啊.我绕过好几了.用AD一代轴都做得到.
6条是不太容易. 还没成功.
再问一句,这种绕法是不是轴芯不够饱满?
引用小刘在2005-4-23 7:57:24的发言:
0.5双线6条打底再加一条内挂不难啊.我绕过好几了.用AD一代轴都做得到.
真的假的??
6条打底因该是说5条+1条内挂
引用老胡在2005-4-23 20:59:53的发言:
6条是不太容易. 还没成功.
再问一句,这种绕法是不是轴芯不够饱满?
哈哈 轴芯要饱满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引用老胡在2005-4-23 20:59:53的发言:的啊.把第一圈最里面的那条线尽量往轴中心挤就好.
6条是不太容易. 还没成功.
再问一句,这种绕法是不是轴芯不够饱满?
引用小炫在2005-4-23 22:57:54的发言:
真的假的??
的啊.把第一圈最里面的那条线尽量往轴中心挤就好.
我还试过0.6六条打底(包括一条内挂),也是AD一代轴.不过很困难.用AD的镀银线比较好下.因为漆皮比较薄.
从绕单线马达到5线马达我都绕过.至少绕过150个以上个转子.不过基本是AD一代轴(占很大部分).
5线的忒难绕.只绕个一次,效果觉得不好.但过后绕起四线的感觉好绕多了.
曾经还试过内挂再内挂的方法.就是内挂两次.感觉扭力似乎不错???
好不容易“0.5mm六条”打底。线也无法挤得顺,也不知对不对。绕了一极还能看看,第二极的六底就不能看了。另外一极双线八绕后可比老徐的饱满很多哦(没法“瘦”)。哈哈。。。。。
看看怎么改进?
这样饶下去还可以见底吗???
见不到底!甚至第二极都不太好绕了。
看这个马达的排线似乎绕功有限.不过用线的时候是否该考虑下漆皮的厚薄呢?老徐的线漆皮不是很厚.
好!我顶!老徐厉害!这样我又要掏腰包!哈哈!值!
现直轴也同时推向市场:
0.35mm 31片直轴
0.35mm 34片直轴
以上各位请不要再争了,由于各自所用的线不是同种类,大家可去漆包线市场了解一下,常用漆包线有没有
0.5mm线径此规格???本公司0.5mm无氧铜漆包线是特制品,属特种规格,而且漆皮特薄......
9494
对啊,现在市场上有0.49和0.51的,就是没有0.5的,呵呵,
0.5的线有是有.就是比较难找.我这边在一个专门卖漆包线的区域里就有.但不是每家都有.
引用老胡在2005-4-24 23:42:35的发言:晕了! 今天看了下不是0.5mm的线是0.55mm的!难怪6底没能进。能进就更牛了!
见不到底!甚至第二极都不太好绕了。
0.5MM6条打底我目前可以马马乎乎做到了。。。
用TH31片。。。第1号线放松。。。。6号线拉紧。。。
可以勉强做到6条打底。。
引用四驱悠悠在2005-7-7 22:18:40的发言:
0.5MM6条打底我目前可以马马乎乎做到了。。。
用TH31片。。。第1号线放松。。。。6号线拉紧。。。
可以勉强做到6条打底。。
这个本来就没难度!!!
对于6号线拉紧的说法,个人认为不完整!!!拉紧的范围是最关键,第5号线绕好后向内推线是最关键的手
法......
其实除了手法还有工具的运用也相当重要的
引用天才的祈祷在2005-7-10 15:14:02的发言:说得很对,七分工具三分技术,做什么都是一样,没有工具做什么都难。
其实除了手法还有工具的运用也相当重要的
难道绕马达的工具很贵又难找么?
全部都在身边,工具条件是一样的,只是有些人没有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