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导轮中心点到前车轴距离-30MM
后导轮中心点到后车轴距离-28MM
前上导轮宽度-114.65MM
后上导轮宽度-114.81MM
前下导轮宽度-113.80MM
后下导轮宽度-113.73MM
前上导轮离地高度-19.40MM
前下导轮离地高度-5.10MM
后上导轮离地高度-19.50MM
后下导轮离地高度-4.60MM
上导轮用TH成品轴承和TH导轮皮
下导轮用HJH铝导轮
车轮用AD成品轮毂 直径17MM(原本想采用TH新轮毂,无奈没有能和疯猪胎粘在一起的胶水,所以暂时放弃)
前胎采用TH海绵胎 后胎疯猪胎 胎皮直径均为22MM 胎皮厚度2.5MM
前后车胎最外延轮距均为61.9MM
此车传动轴镶有1.5*5MM轴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16 9:25:18编辑过]
有什么缺点公开一下吧.....
哈哈
大家一起讨论啊
猜对有奖~~
这么早说破就没有意思了
补2张图
轴承的固定
跑了多少节啊
至今没有超过30片的跑道用来试车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16 9:25:55编辑过]
好像用两个传动轴夸张了点 掉速度亚 又增重
??
怎会是2根??
它比别的底盘好吗
不如别的底盘。
轮距宽,过弯时候会增大抬脚难度也会增大马达负担和齿轮负担
重心靠前,导致后车轮弯道时候动力损耗
齿轮好大!
那不是齿轮
因为涉及到会员区内容被偶遮蔽了
又是一部黑车。。。好羡慕。。。。。
哪个轴承我也有。1.5*4的,说到提速,我想说一下,那东西只能把车从25节长到28。上了30节就提不上去了
没跑了是挖!哈哈
前下导轮宽度-113.80MM?????????????????????
后下导轮宽度-113.73MM????????????????????
?????????????????????????????????????????????????
引用董宇轩在2005-10-1 9:03:47的发言:跑过
没跑了是挖!哈哈
引用2514702在2005-10-2 5:27:06的发言:有什么疑问吗?
前下导轮宽度-113.80MM?????????????????????
后下导轮宽度-113.73MM????????????????????
?????????????????????????????????????????????????
做得挺好的,但是用碳纤维做来玩有点浪费,呵呵……齿轮比应该比较吃亏吧?
为一的缺点是它狠难上38 因为导轮设的孔位有问踢所以快了就会飞车
我是黄传龙曾磊你在干什么啊好就没有见你是不是在南昌你那就才会回来现在的车怎样了
引用。韩雪立。在2005-10-19 11:40:45的发言:韩哥,导轮孔位的问题是什么呢?
为一的缺点是它狠难上38 因为导轮设的孔位有问踢所以快了就会飞车
有空去北京教我玩车啊~~
哈哈哈哈哈哈
我玩的这麽垃圾 我我我还教你 你不是再说笑吧?
引用。韩雪立。在2006-3-15 15:01:24的发言:相互交流而已。。
我玩的这麽垃圾 我我我还教你 你不是再说笑吧?
這個底盤~~俺給你一點建議把導輪換成朔膠的(有陪林的那種).胎皮寬度加長一點點.上下的導輪距離在加大一點點(因為35節以上的速度導輪這樣的距離容易飛車)
引用cihaiyi在2006-3-15 22:53:54的发言:
這個底盤~~俺給你一點建議把導輪換成朔膠的(有陪林的那種).胎皮寬度加長一點點.上下的導輪距離在加大一點點(因為35節以上的速度導輪這樣的距離容易飛車)
仔细看清楚导轮和高度设定。。
下导轮为什么要用铝导呢。。。难道作者没有会没有根据么。。
那是速度還沒到達頂端.一台車要先穩在求快。作者當然有做者的跟據.我也只是把我17年的經驗跟他建議.台灣早年用鋁制導輪最後1999年用鋁制的不到90%.爾且鋁制導輪會傷害軌道!鋁制導輪空隙會造成車體晃動.反而會飛車!歡迎交流指正。
哈哈!!!来了一个支持采用塑胶导轮的台湾玩家......欢迎多多来交流
引用小炫在2005-10-14 15:15:56的发言:
有什么疑问吗?
前比後寬???
本來車已經顯得不夠抓地
不先控制動力部份穩定??
說錯了別砸我阿!!!!!!
引用cihaiyi在2006-3-15 23:50:21的发言:
那是速度還沒到達頂端.一台車要先穩在求快。作者當然有做者的跟據.我也只是把我17年的經驗跟他建議.台灣早年用鋁制導輪最後1999年用鋁制的不到90%.爾且鋁制導輪會傷害軌道!鋁制導輪空隙會造成車體晃動.反而會飛車!歡迎交流指正。
........呵呵.......你玩到西元幾年?????.......... 17年資歷比我久7年啊........ 你有沒有經歷過
台灣最末期軌道車??.....90%以上的車子都是鋁導輪的....... 鋁制導輪會傷害軌道!鋁制導輪空
隙會造成車體晃動.反而會飛車!........ 這問題是個人程度上的問題...... 會處理的人根本就不會
飛車.......也不會造成不穩晃動......... 相反的.....不用鋁導現在台灣速度的那種軌道....飛的更
慘....... 現在的台灣台中閃電老闆也都在用鋁導...... 車反而更快...... 超音速....閃電聯盟.....
超極速聯盟......嘉義中日......啊....另人懷念的老字號車隊......... 是否給個電話聯絡一下.......
或發個短訊也可.......小弟想要認識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5:13编辑过]
哈哈......台湾二种玩法的交流......卢永发你也不要让人没发展空间存在啊......
在大陆殷师钰就坚持采用塑胶导轮,他在联盟杯上还是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老徐哥....鋁導和塑導我是沒什麼意見....... 不過第三次全國賽上用的是士邦軌道.....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5:34编辑过]
哈哈......你也要让别人爱采用塑导者存在啊......玩车方式不可能是统一标准吧.......
.........呵呵....我投降了..... 真的喜歡用的人....我也沒辦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5:58编辑过]
你投降就没意义了.......哈哈.....又要失去一位好同胞了
.........每個人都有他玩車的堅持.........如果他想要<放飛機>那我也沒法度............同樣一樣米
.......可以養百樣人....... 同樣是玩軌道車......每一個人都有他玩車的風格和調調.........
..........不過由於玩的是抬腳車.......用的又是士邦軌道.........用塑料導輪來跑是沒有巧合的....
<放飛機>相信是許多人不願意所見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6:24编辑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别人可能有办法不让车子放飞机呢 哈哈哈哈
........呵呵......我用塑料車速超過44節以上......車子都還沒有回來過呢?...........
修行會的大伙更慘......連金聯鋁導的車都在<放飛機>了....... 他們連金聯盟鋁導都不太敢用.....
十台車子當中有一二台能回來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還有幾次連飛十台以上的記錄.......
如果有人這麼利害.....在那全新的士邦軌道下.....用抬腳車下塑導方式以44節車速以上跑回來.....
那就求那個人讓我拜為師父吧..................... 目前全塑料的抬腳車是試到不想在試了...............
因為目前的我不管怎麼在士邦軌道下放車都只是在放<飛機>...... 目前的我都還沒有<巧合>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6:49编辑过]
盧永發:请先打阻......前面是在讨论三轮、还是四轮???你说得:用塑料車速超過44節以上......車子都還
沒有回來過,又是什么???
引用老徐在2006-3-16 14:42:14的发言:
盧永發:请先打阻......前面是在讨论三轮、还是四轮???你说得:用塑料車速超過44節以上......車子都還沒有回來過,又是什么???
.........?????老徐哥....我最常跑的是什麼車??? 三輪啊........ 四輪目前我只有一些小心得
而已......
在新的士邦軌道下未過720.......放車第一圈車速在44節以上都用塑料導輪的車子...... 通常
我都第二圈車子更加速中就飛了出去...... 有時連第一圈都還沒跑完....車就飄了出去........
正確說......我以前試驗過的車有用塑料導輪的.....都還沒有三圈跑完回來過.......光是飛車都飛到
怕了.......... 在士邦軌道下....我目前試驗過都還沒有用全塑導的車子回來過..... 這現象已經是
習以為常了..... 老徐哥有什麼問題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7:30编辑过]
我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让你来多谈你对士帮轨道的心德而已......哈哈
农夫山泉有点甜
士帮轨道有点滑
应该是:脚踩西瓜皮 滑得快呀
看了各位的发言很有趣,这辆车是四轮,作者本意我相信也不会让让它跑到44节以上.
还是拉回来讨论四轮好些.
我的观点:
1.用塑料导轮不会比用铝导慢.
2.四轮车跑40节用经过正确处理的塑料导轮一定不会飞.这我试过.
3.士邦轨道我没跑过,相信会比TH轨道硬和光滑,永发坚持用下铝导不一定会错.
4.在龙王道能跑44节以上的四轮我没亲眼见过,所以目前我还不相信.
引用老魏在2006-3-17 0:55:50的发言:
看了各位的发言很有趣,这辆车是四轮,作者本意我相信也不会让让它跑到44节以上.
还是拉回来讨论四轮好些.
我的观点:
1.用塑料导轮不会比用铝导慢.
2.四轮车跑40节用经过正确处理的塑料导轮一定不会飞.这我试过.
3.士邦轨道我没跑过,相信会比TH轨道硬和光滑,永发坚持用下铝导不一定会错.
4.在龙王道能跑44节以上的四轮我没亲眼见过,所以目前我还不相信.
呵.....44節以上的四驅車...台灣上只有檳榔王老哥目前跑的出來吧.... 大陸方面陶磊的四驅車
...不也上44節嗎?.... 用塑料導輪確實不會比用鋁導慢....但論穩定性而言...塑導不及鋁導......
以上車速的話就會簡單發現這問題存在的因素..... 速度越快就問題越明顯..... 台灣跑抬腳車用
鋁導不是沒有原因....而是實驗在實驗下所去印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27:51编辑过]
陶磊的四驅車上44節???
本人也没亲眼见过,所以目前我还是不相信的......哈哈
引用cihaiyi在2006-3-15 23:50:21的发言:轨道车历史好象都没有17年吧~?哈哈
那是速度還沒到達頂端.一台車要先穩在求快。作者當然有做者的跟據.我也只是把我17年的經驗跟他建議.台灣早年用鋁制導輪最後1999年用鋁制的不到90%.爾且鋁制導輪會傷害軌道!鋁制導輪空隙會造成車體晃動.反而會飛車!歡迎交流指正。
轨道车的历史为什么没有17年?
我记得日本超级杯就是88年开始的。
而第一台车上市是86年吧?
86年???南健你那时几岁了????
引用老徐在2006-3-17 17:12:00的发言:
陶磊的四驅車上44節???本人也没亲眼见过,所以目前我还是不相信的......哈哈
在一个圆形的跑道内
我想問....這護架怎樣做的?還是買的?
引用pkkevojun在2006-3-26 11:04:41的发言:电脑雕刻机
我想問....這護架怎樣做的?還是買的?
有這機器的圖片嗎???
或是其他資料也可以。
电脑雕刻机:(精度上差一些,加工速度上慢一些)
数控铣床:(精度高,加工速度上高)
我相信這些東西不會便宜吧........
按轴承会影响同心度吗?不懂!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