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产品上的卡版纸剪成小方块,帖到图上开关处
注意图上开关与电机触点连接处的小处理后,将开关装上,并用502粘固,不要粘到开关与电机触点上
再用卡版纸剪成图上形状并粘固,目的起绝缘作用,使用TH6MM电机壳者更要注意此绝缘处理
先安装前后翼...
再安装侧补板...支架基本完工
疯猪胎的安装方法:先分清图上光面和毛面...
然后将光面往上的疯猪胎上轮框如图,细心给它调整到离边沿留约0.3MM,并用502在轮框与疯猪胎连接
处涂上胶,等干后再做下一步...
如图上,翻开胎皮内侧,涂上502胶水...
如图:复原胎皮,使内侧完全胶牢,等完全胶固后再做下一步...
正确安装车轴将使轮胎同心度得以保障,先把车轴夹到转床上,用摇柄往下压,如图上...此方法供参考
广大车友也可用其它方式来完成,目的只有一个:车轴必须与轮框垂直插入...
如图上常见此种装完车轴的情况,由于本公司出产的线切割锰钢合金轴长度偏长所致...
用砂轮机把线切割锰钢合金轴磨短,约长度为53MM左右并倒圆角...
见图上的轮胎安装,并在轴处点上502胶水...
齿轮的安装,如图:调整好齿轮位置,并点上502胶水粘固...
轮胎的打磨!!!也是做车的关键所在,此款车轮胎的直径为24mm-23mm之间,胎形视各人的习惯和经验
来定,勿生搬硬套......
采用图上的方式:从前方平视来检定轮胎触地左右一致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 8:43:59编辑过]
蛙腿的导轮选用为24MM....
打磨导轮并调整到前后一样高低
最后,装上前后翼上的导轮,本车采用为全部以19MM疯猪版导轮....
前导轮打磨调整后的特写....
后导轮打磨调整后的特写....
安装和调整完毕的全貌,以上只是简单讲述做车的基本程序,也算是对广大车友作为推广普及吧...
如有问题请提出,本人会给予详细解答....
老徐每有新底盘推出都会作详细使用说明,敬业态度值得称赞。
比较以往制作方法,这款底盘的确要挖的地方少了很多。
“把做成变成调车”,轨道车的乐趣可能又有新的含义了:)
请问上导轮的直径是多少呢?(打磨完)
引用vckko在2004-11-4 23:10:10的发言:
请问上导轮的直径是多少呢?(打磨完)
导轮的直径大小以轨道的宽度来定!!!
我算过了,外孔用17MM导轮宽114MM,那上大下小的话,下导轮就要16MM,如果是用铝导轮的话哪有者么小的啊?
我想装那就装里孔吧!还不行就自己开孔也可以啊!
老徐,打磨导轮用什么机器呢,这种机器多少钱呢?在哪儿买?谢谢指点
砂轮机!五金店有买!
我上导轮是17MM
下导轮居然被我打到15MM.....
是否有些夸张了呢......
磨车轮产生的碎末是怎么去处的?
呵呵,环保问题也有人关心:)
随末用吸尘器吧,应该没什么问题。
请问(我很菜,有些问题可能有些幼稚,请多包含!)
1。那个补强板是用胶粘好,还是用螺丝上好啊?
2。导向轮打磨后有什么好处?
3。车身的后轮(也就是蛙腿那儿)为什么和前轮要一样平啊?我的是后轮稍微斜向上一些的。
为什么底盘上上轴承尺寸的地方 和轴承尺寸不一样有出入
你的车好奇怪
老徐。。是不是视觉问题。我发觉你的车前导向轮上面的比较锋一点。后导向轮就一样。是不是这样装跟磨擦力有关?
老徐可真够细心的了,掌声鼓励!
用砂轮机把线切割锰钢合金轴磨短,约长度为53MM左右并倒圆角...
大家注意啊 很烫的 我的好多ABS轮毂都因过热要不化了要不不正圆了 还有手~烫了大泡 哈哈~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过热???慢慢磨呀!!!
引用某某在2005-4-10 11:25:29的发言:磨好了再上车轮不就好了~~
用砂轮机把线切割锰钢合金轴磨短,约长度为53MM左右并倒圆角...大家注意啊 很烫的 我的好多ABS轮毂都因过热要不化了要不不正圆了 还有手~烫了大泡 哈哈~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老徐得讲解很仔细~~
我得轴断了……正好不用磨了…………~~
好向导电片和市售的不大一样,是吧,呵呵。
吃饱撑的磨轴玩,直接锯断不完了!
徐大叔,碳纤版的底盘,导电片是否要在每一个接触底盘的地方贴绝缘片.不然会短路啊!
我到成都时顺便买了套S-NBT的底盘,是套装的,含弹纤维的龙头凤尾,就是没导电片,他没卖的好象,哪去找导电片呀,急死人
邮购吧。
这车不错啊
我是新手 你们可以告诉我 单单买碳纤维哪买吗?
老徐,这款我也做了一辆,就是轴承孔有点大,轴承放在里面松。再就是,轴承左右孔的厚度不一样。需要改造一下。
我觉得好象底盘最底点和跑道是不是太近了点???
当胎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底盘会刮到跑道.
这个怎么没货了呀.
引用449258291在2006-5-28 21:38:59的发言:玻纤版已停产了,你可选用ABS版的
这个怎么没货了呀.
........呵呵.......老徐哥的牛比市售版的技術演出啊.....老徐哥真用心良苦.......這底盤摸久了....
了解越多....就可以發現它的另一種組裝的真面目....也就是發揮這底盤的真價值之時..... 也拜當
時小鄭哥的特殊理念下的特殊設計....摸索與好幾人實戰的洗禮下.... 才讓它的實力發揮出
來..... 基本上是好東西..... 只是看人會用的與否..... 同如勝利之路....並非只有一條.......
只要引發出它的極限....勝利就是你的了...... 基本上如果追求車速...建議用碳纖版的.....
通常不建議用玻纖或一的塑料的.....很多人都認為用這兩者材料下做試車是較節省的........
其實對車速提升並沒有很大幫助.... 原因就出在材料的特性不同之誤差與剛性點.....
在這材料上跑出的好成績...換成碳纖版..通常要更快是不太可能.....??除非你好運車到???>
....車子要快的因素實在太多<光車子要抓的毛病就抓不完>..... 有時因為一些因素下的誤差....
導至車速無法出來...... 基本上是好意的提示.... 用不用看個人而定......
这个底盘侧补能在电池仓内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