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比賽辦下來....才知道大家對軌道車的瘋狂與執著
也更多車友積極並響應的期待著下一屆的舉辦...但存在著一些難題
1.主辦比賽的籌措經費困難
2.因所處地區技術與經驗上的交流不足造成車手自信心度薄弱與車速裹足不前
3.個人經濟因素因無解暫時排除在外,畢竟興趣與收入還是需要兩相平衡。
所以煙頭爸提議以會養賽,並開放協會專門技術區,聘請各專精人士定期定量專欄技術介紹
小鄭個人積極響應,並答應馬達部分的邀稿,雖個人能力還嫌不足,但還是願提供棉薄之力
且請各位不吝指教。
好啦......廢話不多說,就先以此次的三輪冠亞軍馬達版本登場當見面禮
此帖為示範帖.....日後再精進或更深層面技術研討,將會是協會會員權利
藉協會制度去蕪存青.....小鄭可知無不言,亦可免除一些干擾雜音,讓大家可以純技術面研討
且層次上進入產品開發級數,甚至引導廠商生產出真正玩家需要的產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8 20:55:22编辑过]
在乍聽到此次比賽之冠亞軍馬達之條件.......外徑0.53mm 3線6繞時,還沒什麼感覺
但在看了軸心本身時.....小鄭一陣暈眩,什麼跟什麼,居然是7條底層,3層高度給我結束掉
讓小鄭完全被打敗,只感嘆自己的保守與想像被限制......但實際結果是成績會說話
小鄭不得不服,再經與陶磊清楚了解後發現.....其訣竅在於內掛的加強到近乎不可思議
陶磊跟小鄭給這方式取了個名字........叫 拼命內掛法。
當然......這隻是小鄭事後以同樣條件再纏繞的
真的看過陶磊與菸頭的原版的玩家們.....沒有人會認同的....大小不一,線境相疊......一個慘字形容
菸頭和陶磊有空自己拍上來讓大家看看......哈,搞笑一下,天下人敗於這兩支軸心
第一個不甘願的就是我小鄭......明知內掛好,但你們也掛的太誇張了吧!
接下來先介紹陶磊的繞法步驟
他說......他0.53mm打底6條共3.18mm寬他塞進的去.......當全天下人都是白痴
地球人都知道.....天豪底層直線部位才2.5mm........多了一條跑到百慕達三角洲去啦?
怎麼可能進的去?
原來......他第一層第一線是放鬆的.....等其他5條進了槽.....那一條才收緊當第6條底
也算內掛,但是是第一層就內掛.....如此減少原先大家所採用的方式先第一層去
等第二層回的時候才跳內掛再下一條,有效的節省跳線時的空間損失.....大大的增加了反應速度
聰明!沒話說!真的用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8 20:58:03编辑过]
好......成績都給你們拿去了.....願賭服輸,但沒關係,明年再來
小鄭決定這次要痛定思痛,從今天開始嚴格自我要求,要贏在起跑點上
菸頭跟陶磊看過來!什麼叫做軸心纏繞......先照著你們的條件玩一次
知己知彼才能比佔百勝.......先檢查線徑,免得人家說我造假,大人欺負小孩
0.53mm.....沒錯吧
底層7條.....一條沒少,軸心三葉各線一條也沒相疊。
哇!~大开眼界!~
一直用外挂,今天看了之后,呵呵,想尝试一下内挂了!!~
不好意思......照樣三葉見底.....多出來的空間也沒閑著
是用來挑戰0.43線 4線6繞 9條打底 照樣三層結束用的......怕了吧。
哈...............。
小郑兄深夜劳作,造福车友,感动中……
本人有幸得以第一个读这篇帖子,茅塞顿开!~
大家有空用同樣條件試試看
會發現小鄭好像在變魔術......怎麼可能會這樣?
其實也是給逼出來的......軸心也可以改造啊!.......一把挫刀搞定!
把占著茅坑不拉屎的部分挫掉就是了,我怎麼就不早些想到啊!
看看整容前跟整容後......判若兩人啊!
圖2比較
圖3
將可排線部位輕鬆拉到3.66mm
猶如2400cc的車升級到3600cc.......痛快!
雖然形容的有一些誇張。
注意此時銅頭爲讓0.53mm線能完全內掛能掛下
銅頭下....多餘部分須完全消除
銅頭支撐部份感謝天才的祈禱所提供的創意
小鄭跑了好幾家用品店才買到強度夠強.....內徑夠大的棉花棒
天才你那品牌的太軟啦....稍稍用力就崩了
如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8 13:19:02编辑过]
裁切後截面圖。
如圖組裝....保證0.53線內掛輕輕鬆鬆落下.....且支撐度十足!
軸心絕緣部分因漆皮已受損.....自然得補足一下
選用2.5元一組的ab膠搞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8 23:37:19编辑过]
依此改造法......升級到3線7繞依然輕輕鬆鬆繞指柔
真是......太偉大了,....哈。
好了.....先說到這裡了
接下來就是協會會員權利了......先預告一下
1.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1.......軸心選用篇
2.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2.......4線6繞纏繞篇
3.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3.......效率比之再探討
4.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4.......磁鋼搭配篇
5.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5.......軸心開檔大小之研究
6.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6.......銅線的選用
7.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7.......電池搭配
8.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8.......矽鋼片材質與厚度之探討
9.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9.......大銅頭?小銅頭?
10.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10.......關於齒輪比
11.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11.......與車身搭配之探討
目前就只先隨意想到這些了......後續再論,歡迎各位加入小鄭的討論研究之路,
一起向2005年無限制組冠軍更靠近些!
引用湖南队教练在2004-8-8 2:02:36的发言:
小郑兄深夜劳作,造福车友,感动中……
本人有幸得以第一个读这篇帖子,茅塞顿开!~
你啊....下次比賽可別再沒來啊.....再沒來我就當不認識了。
看完這篇精彩的馬達教學,受益颇深。
本人原來也有把銅頭尾部磨去的習慣,但不懂得再用棉花棒放回去支撐。也想過把轉子三葉之間的漆弄去,但不懂得如何解決絕緣的問題,現在總算明白了,爽啊!!!
在此多謝小鄭,無私的奉獻,如圖所見,小鄭的手指都掉不見皮。
感谢小郑为协会提供了第一篇示例性质的文章。
看来马达的革新又要上一个新里程碑了!
不过小郑发言看来带上了轨道车世界论坛的习惯,怎么一张图一个贴啊,有骗分的嫌疑哦:)
好马达...好手艺..好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
引用小花在2004-8-8 10:33:54的发言:
感谢小郑为协会提供了第一篇示例性质的文章。
看来马达的革新又要上一个新里程碑了!不过小郑发言看来带上了轨道车世界论坛的习惯,怎么一张图一个贴啊,有骗分的嫌疑哦:)
我還需要騙分嗎?哈........舊習慣罷了,下次改進。
引用小鄭在2004-8-8 3:40:57的发言:
你啊....下次比賽可別再沒來啊.....再沒來我就當不認識了。
呵呵,今年是为了饭碗,唉!~~~~
下次就是在月球比赛我也要来!~~~(明年教育局应该不会又搞什么新玩意了把!~汗!)
小郑兄的精神真的是让我们肃然起敬
对轨道车的热爱程度在左手食指上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多谢小郑
絕緣部分因漆皮已受損.....自然得補足一下
選用2.5元一組的ab膠搞定!
请教一下指的是什么?矽钢片上的漆皮吗?该怎么样补足
引用王俊1987在2004-8-8 15:29:27的发言:
絕緣部分因漆皮已受損.....自然得補足一下選用2.5元一組的ab膠搞定!
请教一下指的是什么?矽钢片上的漆皮吗?该怎么样补足
軸心挫開部位自然絕緣漆也跟著掉了.....用ab膠塗滿做好絕緣囉。
引用小鄭在2004-8-8 16:13:54的发言:
軸心挫開部位自然絕緣漆也跟著掉了.....用ab膠塗滿做好絕緣囉。
绝缘性能靠得住吗????
天...原来步线是这样啊
桃子你好狡猾啊,
QQ里告诉我的和这个可不一样啊
不过这种马达改造真的好强
小炫真的没有话说
小炫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在轴心上做这么夸张的改造........
看来马达注定是要输给大家了
不过小炫不会认输
小炫只能从车台设定方面入手和大家争了
但是既然小郑把这种改造方法都公布了
小炫还是小抄一下把~
哈哈
小炫:你错了,此种绕线法在98奥迪全国赛后就公开了,只是大家对此种方式不认可而已...
这些对于上海玩车者来谈,是最基本功而已,并且也从你所讲的观点上来看,各自玩车的基点不同罢了...
努力好好补课吧...认真深思...我为何提出只要做好最基础的东西才是玩车的真谛
引用湖南队教练在2004-8-8 17:56:28的发言:
绝缘性能靠得住吗????
別問我這種問題.....關於絕緣材料還望各位去開發
我這方法包生....但不包男包女。
另外老徐可以有三個開發參考
1.將絕緣材料包裝發售.....玩家歡迎啊!
2.快推出第二代全新結構的天豪軸心吧!超大容量的。
3.最終極版本......軸心材料組合DIY版.....內附40片裸片和絕緣材料
讓發燒玩家自己改造,玩到極限!......玩就要玩到跟檳榔王同等級的超級玩家。
哈哈~真的是好建议啊~
期待成为现实
引用老徐在2004-8-8 19:35:27的发言:
小炫:你错了,此种绕线法在98奥迪全国赛后就公开了,只是大家对此种方式不认可而已...这些对于上海玩车者来谈,是最基本功而已,并且也从你所讲的观点上来看,各自玩车的基点不同罢了...
努力好好补课吧...认真深思...我为何提出只要做好最基础的东西才是玩车的真谛
那时侯我还在玩“静态四驱车”啊
只是为了做的漂亮
你见我有在98、99年出现在AD比赛上吗??
我还在上小学啊
哈哈...这次济南之行看来是真正打动小郑的玩车心态了...提个建议...转子改造的余地还有很多方面,如:空转子调平衡问题,三极所产生的平衡磁力,交换磁力的角度,转子动态转量,电刷的压力和受力角等等,一大堆改造空间由待发展,突破极限要以轨道车特性来思考,懂得怎样以中高速向超高速提升才是新的课题,这次在比赛过程中,也谈论到此事,小郑心里应该更有体会吧,个人认为以电机来硬掌只是玩车的初级阶段,突破极限并非是一句空动的话,以目前玩车者的心态和理念,提升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光会一些3,4线就想破突也太简单了吧......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也是给一些自认为国内顶级高手,敲一下警钟......随着协会技术帖的全面公开,你将会处在什么地位,吃老本和固步自封的故事,在上海玩车者中太多了......
小鄭期待能有人給我新的想法與新的突破已經多年了......這次的比賽終讓我如願以償
受教了。
另外....我車的速度可是停下來等各位等了5年了.....明年我要發飆啦......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1 1:01:25编辑过]
...........哈.......那小弟下次也該認真了.......不然是追不到大家的........小弟下次比賽也該拿出實力去跟眾車手在於無限速組.......來場極速的極限挑戰了.........不能又窩在限制組玩玩.......要不然......恐怕小弟會被幹掉了..............
太厉害了!~
請問小鄭兄...
關於絕緣部分您有試過"止水帶"嗎?
就是接水管在用的那一種...
繞一層或兩層後...點瞬間膠...
應該會比AB膠薄一點...
我以前都是這樣用的..呵呵^_^
引用丁志宏在2004-9-11 15:13:54的发言:
請問小鄭兄...
關於絕緣部分您有試過"止水帶"嗎?
就是接水管在用的那一種...
繞一層或兩層後...點瞬間膠...
應該會比AB膠薄一點...
我以前都是這樣用的..呵呵^_^
這個還沒想過.....找機會試試...謝謝丁老弟提供絕妙創意。
天啊,我居然在两年后才看到此帖,也谢谢小郑老师的指导,真是让我看得心服口服吖
引用A3XX在2006-4-12 20:36:22的发言:晕!!!
天啊,我居然在两年后才看到此帖,也谢谢小郑老师的指导,真是让我看得心服口服吖
如果不是今天一个天津车友来提问一大堆电机问题,我也不会了解你们不会去认真看每篇技术帖的......
因此,将此帖固顶你们总会去看了吧
这帖也正好来配合拚命式转子的作用和讲解......
准备买2个拼命转子,老徐:请问有没有0.53mm 3線7繞的绕线图?
以前我是拆车王,现在看来要把家里的马达全拆了
OH my god
俺也要全拆了
要不然会太丢脸了
怎么觉得AD胶黏稠黏稠的,涂上后比原来的漆皮还厚啊?
什么叫AD胶???????????????
我是个菜鸟,请问什么是内挂和外挂式啊,谢啦!
好啊
郑老的这个转子是哪的?????????
我也想试试。
引用A3XX在2006-4-12 20:36:22的发言:
天啊,我居然在两年后才看到此帖,也谢谢小郑老师的指导,真是让我看得心服口服吖
谢谢
3Q...ING ..小郑.,..
你的图片是怎么发的 我也有我车的图片就是发不上去
九线打底,想都不敢想
学习中
哈哈.......老贾也来研究马达了........欢迎
可惜........轨道车马达理论不一定适合海模的.......追求不同
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总是没坏处的:)况且过段时间市、省的比赛也要用到130马达,所以提前进行学习了
发现一句9线打底...
回头面壁深思去,改天试下郑老(俺跟你同姓)讲解的这个绕法...
不过,得什么电池才撑得起啊???
我一向来只用AD的700
说了这么多.就是不见布线图
与其在这里废话还是多练马达吧。
绕的马达够多了,布线图也就出来了。
!!!!!!!!现在有人能把四线水平饶到3线都很厉害了。
hao
谢谢小郑老师、老徐的指导,真是让我看得心服口服!!!!!!!!!!!!!!!
如此的马达,为何不用放爆铜头,不怕爆吗?
发个布线图
这个位置不垫东西吗
漆包線不用刮除嗎???
3线能绕?拽~
我决定用0。54的来绕 比较好
我还是决定用0。54的 比较好
好叼~~~
期待在跑道中的速度
发个3线6圈的布线图```不知道行不行```个位高手点凭下
怎么传不了??
没说的,长见识
看了你的转子,,,才知道什么是肤浅呀,,,按你的来光是个烧马达后盖和电刷,,电流太大
= =.....
一樣是台灣人....
又上一課嚕.....
引用小鄭在2004-8-8 2:36:44的发言:
好了.....先說到這裡了接下來就是協會會員權利了......先預告一下
1.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1.......軸心選用篇
2.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2.......4線6繞纏繞篇
3.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3.......效率比之再探討
4.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4.......磁鋼搭配篇
5.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5.......軸心開檔大小之研究
6.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6.......銅線的選用
7.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7.......電池搭配
8.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8.......矽鋼片材質與厚度之探討
9.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9.......大銅頭?小銅頭?
10.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10.......關於齒輪比
11.2004三輪冠軍馬達之再精進改造篇11.......與車身搭配之探討
目前就只先隨意想到這些了......後續再論,歡迎各位加入小鄭的討論研究之路,
一起向2005年無限制組冠軍更靠近些!
现在我加会员了,但是没有找到这些帖子
谁告诉我下~
36和32片的马达能不能这样改造.
怎么还是这些老照片
你是陆教练吗?
漆包线拼命的绕啊绕,磁力就拼命的往上涨,那电池就拼命的发热,然后就拼命的爆炸,哈哈~~
首先感谢小郑的《马达教学片》和《轴心饱和度》两篇文章,我是在这里才学会“金字塔”的,之前一直乱绕。虽然文章中有些观点我不很赞同,但总算有个参考,知道了绕成什么样子才算“金字塔”,而且“内、外挂”我也做了尝试,绕出的样子大概和小郑给出的图相仿(细节上我的还有待提高)。
关于这篇中用锉刀修理轴心的做法我有点自己的看法。小郑你是否忽略了“涡流”这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呢?TH轴心之所以采用更多片更薄(相对于传统的黑马达)的硅钢片来制作轴心,目的之一应该就是尽量减小钢片中的“涡流”吧,因为“涡流”是电机能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轴心不用一整块钢而是用多层的片状结构来做轴心的原因。小郑你这样修理轴心的话,在硅钢片边缘处上下可能会导通,因此“涡流”会增大,也就损失了效率。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补充一下:我说的“绝缘”不是指硅钢片与漆包线之间,而是指硅钢片各个片之间,由于用锉刀加工,使得金属碎屑填满在硅钢片之间的缝隙中,使其上下相连通。而这个用AB胶应该解决不了吧,或许是我想肤浅了???
顶下
引用隔夜凉茶在2007-11-2 22:07:51的发言:
首先感谢小郑的《马达教学片》和《轴心饱和度》两篇文章,我是在这里才学会“金字塔”的,之前一直乱绕。虽然文章中有些观点我不很赞同,但总算有个参考,知道了绕成什么样子才算“金字塔”,而且“内、外挂”我也做了尝试,绕出的样子大概和小郑给出的图相仿(细节上我的还有待提高)。
关于这篇中用锉刀修理轴心的做法我有点自己的看法。小郑你是否忽略了“涡流”这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呢?TH轴心之所以采用更多片更薄(相对于传统的黑马达)的硅钢片来制作轴心,目的之一应该就是尽量减小钢片中的“涡流”吧,因为“涡流”是电机能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轴心不用一整块钢而是用多层的片状结构来做轴心的原因。小郑你这样修理轴心的话,在硅钢片边缘处上下可能会导通,因此“涡流”会增大,也就损失了效率。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我第一次看了这帖子后就有与你相同的看法,所以这种马达改造我没试。
真要作大改造的话,我想不如把硅钢片全一片片拿下来,该磨的磨了,该修的修了,最后每一片上了绝缘物质再叠加,或者就像前面有人说的,开发硅钢片和绝缘物质这种新的产品,自己改造,可以避免强大的磁涡流。
内挂是什么意思???
引用四驱改在2008-3-22 19:18:07的发言:根据我的理解:随便比个例子,第一层饶5圈,第二层绕4圈,而你准备共绕10圈,还有一圈不准备放第三层了,放在第二层最里面,这根就是内挂线,放在第二层最外面,这根就是外挂线,(都以金字塔绕法对比) 。这紧是我的理解,真正的概念我也不清楚
内挂是什么意思???
本人有幸第二讀貼。慶幸
高手就是高手,不过大虾你说的太深奥了,最好就弄个视频让我们这些后辈开开眼界~
有没有像细绕线方法?
这个马达非一般的精致,,
每层都差不多高度,应该是3线的吧..?
你种线多少的/.? 我自己自做的一般都是两线搞3线搞死人..
没耐心去搞,
谁想研究一下轨道车的话就加QQ:694169422
引用、仦孩孒′在2008-12-21 21:12:05的发言:靠!!感觉很专业。。。
这个马达非一般的精致,,
每层都差不多高度,应该是3线的吧..?
你种线多少的/.? 我自己自做的一般都是两线搞3线搞死人..
没耐心去搞,
谁想研究一下轨道车的话就加QQ:694169422
大大真是...無私 太感謝你了又董了一招><
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铞vvvvv!!!!!!!!!!!!!!!!!!!!!!!!!!!!!!!!!!!!!!!!!!!!!!!!!!!!!!!!!!!!!!!!!!!!!!!!!!!!!!!!!!!!!!!!!!!!!!!!!!!!!!!!!!!!!!!!!!!!!!!!!!!!!!!!!!!!!!!!!!!!!!!!!!!!!!!!!!!!!!!!!!!!!!!!!!!!!!!!!!!!!!!!!!!!!!!!!!!!!!!!!!!!!!!!!!!!!!!!!!!!!!!!!!!!!!!!!!!!!!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
我根本看不懂!!!!
这转子真变态
还差3个文章了。.
.........\这是谁饶的转子?
太厉害了。.
好贴 学习中
不同阶段看这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收获。
再次收获,再次感谢。
受益良多讓久年沒玩的我
感覺落後很多
希望能多多吸收新知是再創佳績
感謝大大的指導
小弟終於..........嘿嘿嘿
出頭天了^Q^
AB 胶。。。。点用可以好点啊?涂在上面,不就又厚了一层吗??那之前的打磨不就没用,,,?
看LZ辛苦,还是顶一下,我新手,还是看不懂,慢慢体会,有个饶线图就简单多了
太厉害了!~
绝缘性能靠得住吗????
不是有拼命转子了吗,这贴是2004年的也,翻旧帖翻得也太老了吧
偶然间 翻出四驱车 还念啊
偶然间 翻出四驱车 还念啊
偶然间 翻出四驱车 还念啊
深夜冒泡怀念小郑和当年的疯狂。
感伤呀。。。
我绕马达喜欢把铜头后边挫平,就是用了棉花来代替绝缘垫片。后来才发现棉花棒耐不住高温。你们说说有什么代替啊,比如说笔芯之类的。
看不懂
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