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成发表过前置电机的设计,但当时只是空凭想象画出来的。但现在韩先生用上了,想请问效果如何?有什么学要特别注意的吗?我还有很多话在笔记上的草稿图,还有很多问号~哈哈哈哈
前置电机大陆这边在3年前就有人试过了(但当时没跑出理想的成绩),我个人感觉前置电机是很有优势的结构,不过要跑前置电机的车子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底,因为前置电机和传统的三轮完全不是一个调整概念. 这次比赛我只做了一台
前置电机的三轮,这台车是实验车(我怕飞车所以下导轮磨沙到400号沙纸的程度去和别人的拼命车比),我个人感觉它真的很强,很有优势(就像4WD的排齿一样).
你说的 前置电机 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构图?
现在的三轮车 电机也是在前,也是属于 前置电机吧~
N年前AD 的拼装车 就有前置马达~~~
请参照今年3轮比赛韩雪立的车~
看过的啊~~
只是卧式而已
"前置电机大陆这边在3年前就有人试过了(但当时没跑出理想的成绩)," 我并无以争夺谁先试过,我只是想说我对这结构情有独钟,想来说大家讨论讨论,呵呵呵;他的调车是跟一般不一样,是因为重量不是分布在车轮与第三轮之间了,对吗?我觉得前导轮可以再往后,而后导轮可以往前些,当然要与第三轮呈一直线,把车弄短些,哈哈.无论如何,恭喜,还有,好车一部~
引用小彦在2007-8-29 13:15:48的发言:你就不能好好看看?请注意马达与车轴的位置!!!!!!!!!!!!!!
看过的啊~~
只是卧式而已
引用王颉在2007-8-29 14:08:37的发言:
你就不能好好看看?请注意马达与车轴的位置!!!!!!!!!!!!!!
在车轴前啊~~~
你也可以再看看第一名是什么样的车~~~~~
我没看出来,请教~
马达是横卧的,
但是不影响车轴的,
韩雪立的车,马达和车轴靠的很近,
比S-NBT还要近些,
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请胖子指教~~~~
引用Doudou在2007-8-29 15:23:48的发言:
马达是横卧的,但是不影响车轴的,
韩雪立的车,马达和车轴靠的很近,
比S-NBT还要近些,
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请胖子指教~~~~
是怕磁钢会吸磁是吧。。
引用四驱悠悠在2007-8-29 15:34:56的发言:是不是车轴不导磁?
是怕磁钢会吸磁是吧。。
引用bigsos在2007-8-29 14:07:26的发言:你说的调整导轮的方式很对,但实际跑起来会很不稳定. 但电机前置在结构上确实比传统三轮有优势.
"前置电机大陆这边在3年前就有人试过了(但当时没跑出理想的成绩)," 我并无以争夺谁先试过,我只是想说我对这结构情有独钟,想来说大家讨论讨论,呵呵呵;他的调车是跟一般不一样,是因为重量不是分布在车轮与第三轮之间了,对吗?我觉得前导轮可以再往后,而后导轮可以往前些,当然要与第三轮呈一直线,把车弄短些,哈哈.无论如何,恭喜,还有,好车一部~
引用王颉在2007-8-29 13:14:35的发言:
请参照今年3轮比赛韩雪立的车~
谁告诉我下 哪里有图~
引用Iller_K在2007-8-29 19:06:40的发言:http://www.tcfans.org/article.asp?id=75
谁告诉我下 哪里有图~
汗,贴了这么久,竟然没看到图啊~
谢谢了~
我还是以前泡论坛的老习惯
嘿嘿 以后注意
我是BBS本身基本上翻遍
其他的地方... ...
举个例子
以前我泡的1个BBS 首页改版了1年多我都不知道
其他板块怎么样我也都没注意
天天都在水区灌~
引用Iller_K在2007-8-29 21:08:42的发言:呵!一年多!
谢谢了~
我还是以前泡论坛的老习惯
嘿嘿 以后注意
我是BBS本身基本上翻遍
其他的地方... ...举个例子
以前我泡的1个BBS 首页改版了1年多我都不知道
其他板块怎么样我也都没注意
天天都在水区灌~
商城这么明显的字我能看不见?
开玩笑吧你~
所谓的优势永远是相对的.好刀也得配上高手才能成为利器,要不然也只是废一块.
把马达移到车轴的前面,并不只是说整个重心提到前面而已这么简单.
我打个比方好了,就好比传统的三轮结构,是一个人拉着一辆小车.而这个结构,就从拉变成推了.
首先,解放了部分后翼的平衡压力,整个重心更集中在车轮位置上,换句话说,就是车轮更向重心位置趋近了.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加大了前翼的平衡压力.因此,任何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功亏一篑.当然,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特点更为确切.动力轮向重心位置趋近,带来的将是第3轮的解放.车子跑起来,相对传统车型必然会有尾巴发飘的感觉.我相信这点韩雪立本人肯定会有体会.至于说这个特点能被发挥到何种地步,就看车手本身的水平了.
引用。韩雪立。在2007-8-29 12:49:15的发言:
前置电机大陆这边在3年前就有人试过了(但当时没跑出理想的成绩),我个人感觉前置电机是很有优势的结构,不过要跑前置电机的车子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底,因为前置电机和传统的三轮完全不是一个调整概念. 这次比赛我只做了一台
前置电机的三轮,这台车是实验车(我怕飞车所以下导轮磨沙到400号沙纸的程度去和别人的拼命车比),我个人感觉它真的很强,很有优势(就像4WD的排齿一样).
估计如果是我的话,做实验的车,下面铝导轮我会车成刀锋面去跑.
他只能用铝导去克制主飞车~~
引用废柴猫在2007-8-29 21:52:54的发言:你理解的很透彻!强! 这个结构是很会飞的! 我的个人看法...
所谓的优势永远是相对的.好刀也得配上高手才能成为利器,要不然也只是废一块.
把马达移到车轴的前面,并不只是说整个重心提到前面而已这么简单.
我打个比方好了,就好比传统的三轮结构,是一个人拉着一辆小车.而这个结构,就从拉变成推了.
首先,解放了部分后翼的平衡压力,整个重心更集中在车轮位置上,换句话说,就是车轮更向重心位置趋近了.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加大了前翼的平衡压力.因此,任何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功亏一篑.当然,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特点更为确切.动力轮向重心位置趋近,带来的将是第3轮的解放.车子跑起来,相对传统车型必然会有尾巴发飘的感觉.我相信这点韩雪立本人肯定会有体会.至于说这个特点能被发挥到何种地步,就看车手本身的水平了.
传几张老论坛的图
引用。韩雪立。在2007-8-29 23:02:46的发言:如果今年你没把你的铝导轮打磨成200号砂纸
你说的很对!! 我个人感觉如果没有功底(比如说在深圳181次次都过45节而且不飞车) 那麽跑这个结构=自杀! 我的个人看法...
我的个人看法(学韩大仙的发言语气).....
南孚电池聚能环...我也来两张 老论坛的!
这个车可以跑AD的那种三轨了吧~
问一个问题哈:车轴和磁钢不会相互影响吗?
马达前置我曾经分别做过1个3轮和4轮设计图,但是很遗憾,成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是失败了.
速度方面没有问题,毕竟现在的电池和马达等动力系统已经发展到如此强悍的地步.
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车子的入弯轨迹会变的非常不稳定.当然,这么说是相对于传统架构而言的.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
不过说真的,看到韩雪立这车的时候,我很诧异它能跑出如此的速度.而没有直接OVER掉.可见车子的精度控制的非常好.不过我猜他车里这颗马达,应该不是当时手里最猛的...
T-T恩
最猛的爆了……
韩雪立你留个QQ给我.
我这有点问题想请教你.
前置电机最大的好处就是重心在前,抑止飞车.三轮现在基本都是前置电机.相同的,四驱前置电机为什么好应该就清楚了.
引用小刘在2007-9-9 17:14:57的发言:也不是绝对的,这次联盟杯上BT三轮反而比常规三轮更容易飞
前置电机最大的好处就是重心在前,抑止飞车.三轮现在基本都是前置电机.相同的,四驱前置电机为什么好应该就清楚了.
引用EFS在2007-9-9 19:28:43的发言:
也不是绝对的,这次联盟杯上BT三轮反而比常规三轮更容易飞
什么叫BT三轮啊?如果你是指BT快的车那么飞车不奇怪,因为车越快越容易飞.
就是前置马达三轮,我们习惯叫他BT三轮(BT就是变态的意思)。
引用EFS在2007-9-10 9:07:22的发言:
就是前置马达三轮,我们习惯叫他BT三轮(BT就是变态的意思)。
貌似三轮一直都是前置马达..................正跑的三轮还没见过有快到那地步的.正跑车的马达是后置.
重量加在后,现在我们所玩的三轮,只要是前置马达的都叫倒跑三轮.后置马达那是传统的形式.所以才会有前置倒跑之称.
引用小刘在2007-9-10 9:18:46的发言:
貌似三轮一直都是前置马达..................正跑的三轮还没见过有快到那地步的.正跑车的马达是后置.
重量加在后,现在我们所玩的三轮,只要是前置马达的都叫倒跑三轮.后置马达那是传统的形式.所以才会有前置倒跑之称.
请看清帖子...他们说的前置马达(bt三轮)..指的是马达在车轴的前方..即前翼和车轴之间..
引用idol在2007-9-10 11:32:13的发言:
请看清帖子...他们说的前置马达(bt三轮)..指的是马达在车轴的前方..即前翼和车轴之间..
晕...我还以为BT三轮是指什么呢...原来是指这个.................
引用小刘在2007-9-10 12:57:52的发言:小刘啊,我正在找地方想放跑道,在轨道车兴盛的时候就作为"速堂"的轨道车俱乐部(公开型)!
晕...我还以为BT三轮是指什么呢...原来是指这个.................
引用四驱孔明在2007-9-11 0:29:32的发言:顶!!!我帮看看~
小刘啊,我正在找地方想放跑道,在轨道车兴盛的时候就作为"速堂"的轨道车俱乐部(公开型)!
不兴盛的时候就做不公开型的,以便于管理!
可惜目前还没看中哪,你有什么地方可以推荐吗?
想知道```马达在车轴前和抽的传动差别和受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