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讨论区列表: 技术研习与探讨

[原创]8月联盟杯——全力打造新车

小炫 2007/4/30 22:52:36

1.上视图
为了保证主要零部件的整体性,在不加多余结构的同时大量采用接插方式,保证车体各部分零件的紧密性,来解决框架车的一些先天缺点
2.****图之一
前翼的固定方式还是小炫的招牌固定法,前翼后的两条支柱加大了前翼的胶粘接触面积,使两条侧补强保证平行相对,不易横向变形影响轴承,前翼后的竖板则让车身不易扭曲,防止扭曲变形后对轴承的影响,侧身部分有开孔设计,为绑线固定前翼而留下空间
3.****图之二
可看到马达采用立放,使车身重量稍集中前方,马达固定板前后可推动1MM,方便马达的插入。插入马达后采用一次性尼龙扎带固定,绝对不会松脱。导电片采用红铜片,采用扎绑结构后再用玻璃纤维棒和胶水固定。后翼也因其本身结构而牢牢锁在车身之内,绝对不会松脱。车身下3条横梁保证了电池架不会松脱,并更好的使各部件相连,保证强度,不易因为开胶而变形。电池固定采用防水胶布。
4.侧视图。

[此贴子已经被王寅于2007-5-1 1:48:33编辑过]

不会变的爱 2007/4/30 23:04:44

好车,不过你的上导轮怎么也打磨成平的了?

王寅 2007/4/30 23:16:06

当版主后第一次发帖,希望大家支持和提出意见 ~呵呵

答2楼:其实是弧面的 只是比较小 不明显

冰之梦 2007/5/1 0:38:58

好车,顶上去

96000转 2007/5/1 0:52:36

本人也喜欢这种打磨!!

小澔 2007/5/1 9:47:48

为什么你们用这些导论(上导论)的内孔不会窄啊???我们这里卖的导论全部内孔都很小的,就算挤进了轴承,导论皮都把轴承压死,转也转不了!!!!~!~

冰之梦 2007/5/1 10:23:26

请问小炫你的前导中心点距离前轮中心点是23MM?还是23。5MM?还有轮轴离第三轮的距离是多少

老徐 2007/5/1 11:15:41

引用小澔2007-5-1 9:47:48的发言:
为什么你们用这些导论(上导论)的内孔不会窄啊???我们这里卖的导论全部内孔都很小的,就算挤进了轴承,导论皮都把轴承压死,转也转不了!!!!~!~

说明你装轴承的方式问题,这里介绍一种安装方式:先用一颗旧轴承压入,再将旧轴承退出,你再装入新轴承一切问题全解决了,并且也保证不会发生掉轴承的问题出现

老徐 2007/5/1 11:21:33

小弦此车做了很认真,个人认为此车存在二个缺陷:1.可调整范围太小,2.稳定性会变差~~~但是,一切都会在联盟杯上得到验证......

小强无敌 2007/5/1 11:57:28

冒厉害的哦

王寅 2007/5/1 19:19:01

引用冰之梦2007-5-1 10:23:26的发言:
请问小炫你的前导中心点距离前轮中心点是23MM?还是23。5MM?还有轮轴离第三轮的距离是多少
这个似乎没什么意义的 呵呵 不飞车就好咯

王寅 2007/5/1 19:19:57

引用老徐2007-5-1 11:21:33的发言:
小弦此车做了很认真,个人认为此车存在二个缺陷:1.可调整范围太小,2.稳定性会变差~~~但是,一切都会在联盟杯上得到验证......
还说会点破呢 每次说话都说一半

王寅 2007/5/1 19:21:14

顺便一说 这台车在比赛的时候 车轮的尺寸有可能会改动 下导轮的尺寸一定会改动

马腾 2007/5/1 20:05:09

直接用TH-NBT不是更省事么?????
嘿嘿这个做起来太麻烦~~~做碳纤维车简直是折磨人~~

3300599 2007/5/1 20:36:00

快 稳

lijian 2007/5/1 22:33:16

能否发一张把马达固定好了的图片? 结构好简洁也好实用哦

四驱孔明 2007/5/1 22:50:25

你用的是多厚的侧补啊?
看起来觉得太厚了点...
不过还是顶啊

老徐 2007/5/1 23:22:54

引用王寅2007-5-1 19:19:57的发言:
[quote=老徐,2007-5-1 11:21:33]小弦此车做了很认真,个人认为此车存在二个缺陷:1.可调整范围太小,2.稳定性会变差~~~但是,一切都会在联盟杯上得到验证......
还说会点破呢 每次说话都说一半[/quote]

这是为了你好,全点破了,你还有必要再玩下去吗

王寅 2007/5/1 23:38:42

引用四驱孔明2007-5-1 22:50:25的发言:
你用的是多厚的侧补啊?
看起来觉得太厚了点...
不过还是顶啊
纤维车和底盘车不一样
底盘车底盘上各个结构是一个整体
就算扭曲,也会恢复原状
如果是框架车,扭曲后零件的粘贴会不牢固,开胶后有什么影响相信你也是明白的
所以 硬是要得 防止扭曲 还必须大量用到接插结构而不是单纯粘贴

王寅 2007/5/1 23:39:51

引用马腾2007-5-1 20:05:09的发言:
直接用TH-NBT不是更省事么?????
嘿嘿这个做起来太麻烦~~~做碳纤维车简直是折磨人~~
牛B底盘是很牛B我承认哦 只是有些尺寸不太合我的要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5 3:12:10编辑过]

老魏 2007/5/2 0:00:06

已阅
1.车太硬;
2.大齿轮的间隙太小;
3.导轮没有调整余地,是一次性全力打造的玩命车.

小澔 2007/5/2 0:48:09

徐叔说的,我早就做过了
还是一样!!!!导轮皮把轴承压死了

刘丁 2007/5/2 23:48:34

引用马腾2007-5-1 20:05:09的发言:
直接用TH-NBT不是更省事么?????
嘿嘿这个做起来太麻烦~~~做碳纤维车简直是折磨人~~
哈哈,今年西北人全NBT去玩啊

萧泰旺 2007/5/3 15:20:50

经典的杰作啊

王寅 2007/5/5 3:04:55

确实 这车许多尺寸上的许多数据和尺寸都是以前跑车得来的经验.
不过一下子从底盘车改成全碳车并且一下子把轮距缩成这么极限,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因为硬度突然增大,并且抬脚幅度需要重新调整.
现在整车能够调整的地方只有齿轮比 胎的宽度 直径 轮毂直径和导轮间距了.
属于找感觉跑经验的车.比赛主力是什么车,比赛后会发上来的,因为还没有做好,零件都在家里.

回头去打印贴纸给这台车贴上~哈~~"草原之狼"

南健 2007/5/5 10:47:02

草原之狼。。。我没记错的话,在某个动画片里听过。
那我是不是该给我的新车命名为“天池之龟”?
哎呀。。。那就是所谓的“尽是一群禽兽了”。

只爱李伊雯 2007/5/6 13:46:26

好车。

四驱孔明 2007/5/6 23:35:44

还贴纸呢.....这样不是又重了!!!哈哈哈
用刻刀在碳纤上刻就又能减少了!!!哈哈哈

小炫 2007/5/7 21:54:49

引用四驱孔明2007-5-6 23:35:44的发言:
还贴纸呢.....这样不是又重了!!!哈哈哈
用刻刀在碳纤上刻就又能减少了!!!哈哈哈
能重多少 最多一个螺母的重量

只爱李伊雯 2007/5/10 17:01:58

细心做车啊.

Pa 2007/5/13 11:50:19

old car..... need some fresh blood from my new design...haha

小炫 2007/5/13 13:00:08

引用Pa2007-5-13 11:50:19的发言:
old car..... need some fresh blood from my new design...haha
那你倒是出现啊 给我点新想法 真是的
每天也不见你上QQ

马上要比赛了 大哥

天才的祈祷 2007/5/13 14:25:52

引用Pa2007-5-13 11:50:19的发言:
old car..... need some fresh blood from my new design...haha
So? what's your new design?please

只爱李伊雯 2007/5/13 19:29:30

大家都是中国人,何必在这说英文
[此贴子已经被王寅于2007-5-13 20:11:56编辑过]

笑语 2007/5/15 10:43:53

碳纤维板之间是否用环氧树脂系胶结剂?
其实,碳纤维布也可以用作局部补强,这样做出来的车子会减轻好多

秀峰 2007/5/21 18:28:16

我也是刚会玩赛车在一个县城~我在我那里卖塞车有2年了是最大的一家四驱店~我一直想学习赛车希望大家多交交我~我看到这个四驱车是我看到最好的一个了~我顶```````````````````````

不会变的爱 2007/5/21 19:46:10

哈哈 看来楼上的真的要恶补下轨道车的知识了
这可不是四驱车! 是三轮车 你怎么看它也不是4驱阿 哈哈
加油吧 多看看别人的帖子

四驱孔明 2007/5/21 20:52:45

四驱车这么多年来在某厂家的大力推广下,得到了广泛普及!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人都把三轮和四驱统称为"四驱车",而不是"轨道车"

。韩雪立。 2007/5/23 18:03:36

我顶你一下

轨道车模型 2007/5/24 23:23:24


你们好` 我是 哈市的 `
我叫 赵龙 `

请问 深圳` 几月 比`三轮车大赛啊 `

四驱孔明 2007/5/24 23:30:03

第四届联盟杯
8.9~8.12
深圳

» 发表对本话题的回复,请用图形模式浏览: [原创]8月联盟杯——全力打造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