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个版本的架子车后,
我朋友又设计了台全新架子车,
更加完善了结构,并在尺寸上做到了极限~
有节奏的线条,加上华丽的碳纤维纹理,
配以TH粉红色导轮皮和HJH金属紫色铝导轮,显得更加高贵
我个人感觉很帅~哈哈
单看外表就极具速度感
以下是顶视图。由这张图可以看到,将车的轮距缩到了极限。
再配以抓地超强的疯猪胎,将改变以往人们熟知的抬脚模式。
前翼为小炫版本固定方式~~
插接更为坚固,还可以很整齐的绑上鱼线,做到美观~
嘿嘿,这个结构能在朋友车上出现,荣幸荣幸~
和前一台一样,为相同的固定马达的结构,
和扎带、压板加碳棍等的方法比起来,
更加美观和快捷,爽!~~!
和以往的区别是,
这次的导电板加上后可固定,和整车连成一个整体,
保证了稳固性,间接增加了强度。
马达前面增加了一块固定板,防止马达放进后会转动的毛病,
并受力合理,在接车的瞬间由整个马达承受撞击,
而不是象之前一样为轴承固定点承受,
加大了轴承的寿命,保证了马达外壳的精度。
X造型的固定板,使整车更具艺术感~
和前车的对比。单从外表上就更加夺目~车型更显专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5 0:42:35编辑过]
哎..个人感觉
唯一一点美中不足的地方....拖轮太小咯....
顺便传上我的:
绑线也是学习小炫的~~
后面的就没什么~
再看看,
侧面整体效果
俯视图
仔细看,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几颗销钉
后面舍不得用碳纤棒,直接拿螺丝用
从下面看
塑料底盘上两处黑色的是碳纤棒的销钉
再看看清楚点的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5 2:27:02编辑过]
问下小炫~~~~~`
他这车的轮距多少??
还有前翼宽度多少??
钟磊~~~你有没有看到
小玄在前翼和电机仓的中间另外树了一块的
轮距是40mm,前翼宽4.5mm
ps: 后拖轮是没有办法呀,之前的做坏了,临时换别的车的上来,尺寸当然不合适...
好啊那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看样子今年比赛上用筐架车的人不少呀。。。
到时候来个选美比赛吧。
要是韩老大也来就好了。
那不是意味着为了选美赛也要做些奇怪的车了?呵呵~~~
能吓到人的车就是好车~虽说保持低调比较好办事啦...
远看起来还是那辆玻纤的配色较好看...
个人感觉快车都好看。。。。所以我的车就不会快啦。。。。哈哈
引用四驱孔明在2007-2-15 20:39:19的发言:一般小孩子都喜欢颜色鲜艳明快并且颜色很多的东西
远看起来还是那辆玻纤的配色较好看...
象我们就喜欢颜色比较简单统一的东西啦 哈
所以孔明,我理解你
小你四岁就叫小孩子......那我四年后呢..哈哈
仍然是小我四岁的小孩子
还请各位前辈多提意见啊~~~~~~
这种车 还真是经典啊
都是钱啊~~~去次联盟杯~~估计还象以前那样拿上2.3辆车就能拿个前三,我想有点难了
像这款车估计造价不菲啊,带上10辆要多少钱啊~~~~
还是玩成品车吧~~嘿嘿~~
造价并不是很高。。关键跑快了就物有所值,如果只有35节的话,那么投入再高也是白费。
以质取胜要比以量取胜要强很多,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最早之所以做这个车只是为了满足个人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抛开传统扎带固定的模式。后来听说全国赛没有飞龙,于是就把电池纵向固定的强度也抛弃了一部分,改成4个受力点支撑。后来觉得小炫的车头固定方式不错,于是就COPY了过来,哈!齿轮内置是因为外置实在是宽,不好看,于是内置了。。。车头偏窄则是因为觉得纤细的车比较好看(反正个人没打算让它跑到40多节。。。。平时玩玩就好)
毕竟第一次做全碳的架子车,难免有错误与不足,还望各位多多帮忙啦~~~~~~~
顺便提前预祝各位春节愉快,合家欢乐~~~~~~~~~~
引用Pa在2007-2-17 17:57:47的发言:哎...你倒是把车做好了
造价并不是很高。。关键跑快了就物有所值,如果只有35节的话,那么投入再高也是白费。
以质取胜要比以量取胜要强很多,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最早之所以做这个车只是为了满足个人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抛开传统扎带固定的模式。后来听说全国赛没有飞龙,于是就把电池纵向固定的强度也抛弃了一部分,改成4个受力点支撑。后来觉得小炫的车头固定方式不错,于是就COPY了过来,哈!齿轮内置是因为外置实在是宽,不好看,于是内置了。。。车头偏窄则是因为觉得纤细的车比较好看(反正个人没打算让它跑到40多节。。。。平时玩玩就好)
毕竟第一次做全碳的架子车,难免有错误与不足,还望各位多多帮忙啦~~~~~~~
顺便提前预祝各位春节愉快,合家欢乐~~~~~~~~~~
后悔做架子车了....
哈哈~~~~日后改进一下咯。。想做就联系我
修零件倒是不烦,关键是刚才那个车比较。。。。。。过了10帖应该可以发图吧?发上来给大家看看~~呵呵
引用pa在2007-2-17 18:36:12的发言:回新西兰之前尽量再抽身一起做下图吧...
哈哈~~~~日后改进一下咯。。想做就联系我
修零件倒是不烦,关键是刚才那个车比较。。。。。。过了10帖应该可以发图吧?发上来给大家看看~~呵呵
我设计那车不是很方便....结构还不太满意
早就告诉你先做纤维的玩玩,然后再定了。。。愣是巴听,载,瞎捻儿了哇。。。。。。
引用小炫在2007-2-17 19:01:23的发言:
回新西兰之前尽量再抽身一起做下图吧...
比赛前 我想让我的车更完美些,再把结构优化一下,为了方便比赛。我设计那车不是很方便....结构还不太满意
KA~KA~KA~KA~你就加快进度吧。
我已经做完第2次验证,准备进入最终测试祛除瑕疵了。
比赛结束后PK一下谁的设计更方便可靠~
引用Pa在2007-2-17 19:47:25的发言:你COPY我的车头 我就COPY你的马达固定方式 哈~
早就告诉你先做纤维的玩玩,然后再定了。。。愣是巴听,载,瞎捻儿了哇。。。。。。
马哥,今年去别忘记叫上我
导电部位能否看一下
如果向这样发展下去TH底盘岂不是没用了?
其实还是底盘车方便....
架子车如果出问题 会比底盘车多上好多好多
很多人都是发3轮的终极车 为何没人发下4轮的呢? 期待!~~~~~
引用泉州布布在2007-2-28 17:40:38的发言:在不久的将来 你会看到的
很多人都是发3轮的终极车 为何没人发下4轮的呢? 期待!~~~~~
其实 想见到厉害的车 去无限制比赛就好
寒!` 这我知道``` 论坛上的那些4轮车都不好``` 个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