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1.抬脚车与不抬脚车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目前只有飞鱼车是抬脚的吗?
3.我发现奥迪电机壳型不准(装上厚磁和第一代发烧级轴,装上后盖,透过开口看到轴面与磁刚左右 的缝隙不一样大).怎么办?用其他品牌的么?
请解答,感激不尽.
顺带一提:在下现在的车速是34节左右,轨道很烂,这车的底盘是天豪的仿制品,其余全AD.有机会贴上来.大家再给点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9 18:40:05编辑过]
引用狂战士在2004-4-9 19:05:50的发言:
请问:1.抬脚车与不抬脚车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目前只有飞鱼车是抬脚的吗?
请解答,感激不尽.
你还是先搞清楚什么叫抬脚、什么叫不抬脚,先把定义搞懂了再说!
想到一个方法:
将复写纸复合白纸粘贴在轨道壁上, 可以分多个区段粘贴.
然后把车放入让其行驶.
是不是说, 导轮通过复写纸留下的轨迹比静止的时候高的, 就是抬脚车, 否则就是不抬脚车呢?
小花的聪明才智体现出来了.
以后再有人讨论抬脚与否的问题,按你的方法跑一圈就知道了.
不管高手还是低手,都会记得你的发明.....
的确聪明过人啊!!补充一句:只要在弯道贴
在直道贴也有用呀,可以看出车是直线跑的还是左冲右撞的~~~就可以做出调整~~~
呵呵~~这个方法以前用过,不过我没复写纸,用的是报纸上黑色的部分~~看出我的车确实抬脚~~哈哈~~
那么,这种方法不就是抬与不抬的定义了?
那...我的第一个问题....???说说各位的观点把?
会不会有其他因素,例如......轨道形变?造成的不准确.
花哥......
看样子有些人对抬脚车不是很理解.......
再充分说明一下啊.........
小郑老师对抬脚车的结构(为什么抬得起来)的文章在哪?
如果没有,能否在这儿上一课?
大家也说说?
轨道车概念繁多, 名目复杂.
如果要对某一个概念深入了解, 最好的方法是得到提出者的解答, 这样才不至于误解.
不过, 对于一些基本受力分析的解释, 会在技术区详细展开.
台湾对轨道车的名字与大陆不同,脚指的是轮胎,第三轮为腿
車跑完后.....看看上下導輪的磨損程度就知道車子抬不抬腳了。
要是下导轮磨损严重说明抬脚了吗?
我看小郑老师不是这个意思.......
抬腿的话就是看导轮的磨损.下面的导轮有磨损的话就是证明车在跑的过程中有做到效果.要怎样的效果就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分析了.要做到小郑老师的标准就是要考虑受力的问题.总之不同设定的车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要想看不是不是抬腿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看头两棵螺丝头.有磨损就知道车子做到什么效果了.
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不知道是不是全对的,还要请小郑老师来说说吧.
螺线头磨损,超危险。当螺线到跑道接口处时会飞的。
一般我们玩的轨道车没有抬不抬脚之分 只有抬脚幅度之分
主要看在弯道磨损的是上导轮居多还是下导轮居多
基本上 陶磊他们的车属于小抬脚
呵呵,真话啊!
我觉得与其叫“抬脚”那么拗口,还不如叫“侧倾”。
任何车在弯道高速的情况下都有侧倾的趋势,这个概念以后专门讲解。
花哥 按我个人理解 “侧倾”这个动作是四轮车的专利
由于三四轮结构的差别 所以三轮车如侧倾 则必定抬脚
但四轮车可侧倾(一侧单排轮着地) 也可以抬脚(前单轮着地)
呵呵,看来小花这个“侧倾”的概念提得多余了,本来是想取代“抬脚”这个拗口的名词的。
既然使用了“侧倾”还会往“抬脚”那个方向去想,还是不要用“侧倾”了,就叫它“抬脚”吧:)
大家在讨论抬脚幅度时,要从三个要点去考虑:
导轮 第三轮 轮胎
三个条件有偏差,所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很大的误差
哈!难得,瓜哥也肯说话了~~
以前的水王回来了吗???
抬角低一点可以不?
抬脚的高度和轮胎的抓地性能和车子的稳定性相关。
一般的原则是:
抬脚高度和轮胎抓地性能成反比,和稳定性能也成反比。
即轮胎抓地性能越好抬脚可越低,抬脚越低则车的稳定性越高。
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我的三轮车为什么弯道快而直道慢,我很郁闷!
这是你的视觉效果,车在弯道是不可能快过直道的。。。
同一个马达芯,用了强磁则直道快,非强磁则弯道加速
放p
引用沈星光在2009/3/30 15:51:56的发言:一般来说你正好说反了,一般是强磁弯道快,弱点的直道快,其实这个还存在一个区间的问题,假设一个磁钢过强,强到以现有的的电池根本无法带动轴心转动,那么他的扭力优势就完全发挥不出来了,再假设一个磁钢磁性过弱,比如那些没有经验的人去红烧磁钢结果没把握好温度,那么这个马达根本就不会动,而且发热量很大,一样在直道也快不起来,总之一个字,度,如果要选平衡的话建议你用th的磁钢或者适度红烧过的ad金磁
同一个马达芯,用了强磁则直道快,非强磁则弯道加速
真涨知识啊!
小花的方法,我试了,用的是硬纸板,跑后上面果然有痕迹,我把车放在弯道处,发现痕迹比上导轮高两三毫米,这就是抬脚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