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现在流行跳台,然后急弯,稍快的车就很快玩完!!想请问,如要让车子贴着地跑,上山波及跳台是不要飞太远,要如何做呢??
马来西亚,得四驱车快没人玩了,好感慨阿~~好羡慕你们那,感觉上,我们玩的是really,你们玩的是,方程式赛车…………哈哈哈哈哈哈,你们真的好厉害~~
装刹车。
可有刹车的图吗??参考~~~迟些发张我们的跑道给你们看,再要你们提供意见
AD 和模王都有
http://photos.friendster.com/photos/06/05/14175060/3034562337913l.jpg
这是我们的跑道,好多跳台,弯道复杂,还没加上720度摩天轮,现在我看到其他人的车又快又稳,他们加了铅块,他们的经验是,加刹车上不了720度摩天轮,引文我们的摩天轮是宫田小个的摩天轮~~~
说不好听的,拼跑道的人就是个白痴,桥居然和720换道器拼在一起……
很伟大的设计......好玩......多怀念
买原装车跑。。有时候。。比慢车也很有意思。。
再或者。。就别跑了。。
本来想说这是一条永远不会有记录的跑道...........但听你这么一说........相信会有记录的.........哈哈哈哈
哈哈,原来你们没有这样的跑道了吗??。可惜,还以为可以跟你们要意见,我想你们的来了,连一圈都不能跑完吧。。。。今天见了上一届比赛的冠军,车子又快又稳,过桥了降落点又准,可花了不少时间去调整车子,有机会上传一张给你们看,国情不一样,别说人家白痴嘛
.....這跑道來說..基本就是車重一個因素...不過如果要加鉛塊之類的...我可能會把輪股加重.....
胎稍有厚度設定...再整胎調整...過橋跳越要小..最好無... 車身加重...只會讓車軸培林負擔更大...
因此要如何加設定是有差的.. 老實說類似這軌道以前台灣時有經歷.... 當時一個因素下...
差別就很大..... 只是底盤特性不同...結果穩定性不同... 當時台灣的金屬底盤剋制這軌道相當有用....
..反而是原塑料底盤之類的..雖然同樣加重重量差不多..可是兩台車在跑...明顯就差別很大....
說到這...又激起我想研究這其探討與原因....不過由於目前這不是在預定的修練研究內.....
所以先暫時按下...先給大家參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1:26:02编辑过]